第(1/3)页 赵四拎着那个沉甸甸的旅行袋,另一只手稳稳地搀着苏婉清,沿着新踩实的土路,向着生活区中心那几排相对整齐的“干打垒”平房走去。 苏婉清的脚步虽然还有些虚软,但呼吸着山间清冽的空气,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的建设景象,精神明显好了许多。 她好奇地打量着沿途所见:几个妇女正在屋前新开垦的小片菜地里浇水,几个半大的孩子追逐着跑过,溅起些许尘土,远处食堂的烟囱冒着愈发浓厚的炊烟。 “赵顾问!接到苏医生啦?”一个洪亮而热情的声音从前方传来。 赵四抬头,看见生活区党委书记马青松正快步走来。 马书记约莫四十多岁,身材不高但很结实,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,没戴帽子,露出剃得短短的头发。 脸上带着长期在野外工作留下的风霜痕迹,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,透着干练和真诚。 “马书记,”赵四笑着招呼,“刚接到。婉清,这位就是我们生活区的马青松书记。” “马书记,您好。” 苏婉清微微颔首,礼貌地问好。 她注意到马书记的军装虽然旧,但干净整洁,风纪扣扣得一丝不苟。 “苏医生,一路辛苦啦!欢迎来到我们‘曙光’生活区!” 马青松伸出大手,与苏婉清轻轻一握,语气十分热忱。 “咱们这儿条件艰苦,比不了大城市,但同志们都很热情,有什么困难,尽管跟我说!” “谢谢马书记,我会尽快适应,投入工作的。” 苏婉清感受到对方的真诚,也微笑着回应。 “好!就等着你这样的专业人才呢!” 马青松赞了一句,然后转向赵四,脸上笑容更盛。 “赵顾问,你可是给我们生活区立了大功!‘磐石’基地那边通风除湿的问题一解决,可是帮了我们大忙!要不然,这潮湿劲儿,同志们身体可真吃不消。” 他顿了顿,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,郑重地递给赵四。 “喏,早就给你们准备好啦!” “三排五号,独门独院,虽然是‘干打垒’的,但墙体厚实,冬暖夏凉,屋顶也是新铺的瓦,保证不漏雨!” “算是生活区对你们两位专家的一点心意!” 赵四接过那串还带着马书记体温的钥匙,心中一动。 这不仅仅是串钥匙,更是组织和同志们对他们夫妻的认可和关怀。 “谢谢马书记,谢谢组织上的照顾!” “谢什么,都是应该的!” 第(1/3)页